时间:2021-05-07 点击: 次 来源:不详 作者:佚名 - 小 + 大
原标题:圆满成功!新时代来了! 2021年4月29日,中国航天再度迎来一个历史性的时刻。上午11时23分,我国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运用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将我国迄今为止最重的航天器——长16.6米,直径4.2米,重达22.5吨的中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成功送入预定轨道。在经过近三十年的漫长发展,以及16次重大发射任务取得的技术积淀之后,我国终于迎来了载人航天工程空间站组装建设的新时代。 “天和”核心舱是中国空间站的管理和控制中心,未来,空间站的“问天”实验舱I和“梦天”实验舱II都将安装在它的接口上,为舱内外诸多空间科学实验和技术实验的开展提供支持。 宿东摄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五院空间站核心舱结构分系统主任设计师施丽铭形象地介绍称,“天和”核心舱的长度比五层楼房还要高,直径比高铁车厢还要宽许多,重量相当于三辆大客车的空重重。无论是体积还是重量,它比目前正在运营的国际空间站的任何单个舱位都要大。 如此大的体积也为航天员的太空生活带来了质的飞跃。不同于此前的天宫一号和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仅能为航天员提供15立方米的活动空间,“天和”核心舱作为空间站上的“主生活区”,为航天员提供了约50立方米的生活工作空间,舱内甚至能够被划分为工作区、睡眠区、卫生区、就餐区、医监医保区和锻炼区六个区域,每名航天员都有独立的睡眠环境和专用卫生间。 除此之外,为了提升航天员在太空中的生活质量,“天和”核心舱内还将许多地面的生活设施“搬”到了太空中。 摄影:白龙 据航天科技集团五院空间站系统总体主任设计师张昊介绍,在核心舱的就餐区内就配置了微波炉、冰箱、饮水机等家用电器,而在锻炼区内则配置有太空跑台、太空自行车、抗阻拉力器等健身器材,航天员在太空中也可以做到“吃饭运动两不误”。此外,近些年来大热的智能家居系统也被应用于空间站内,例如航天员可利用移动终端的APP控制舱内情景照明,还可对舱内设备和驻留物资进行查找、查阅和更新等管理工作。在太空失重环境中,这套系统能够给航天员的生活带来极大的便捷性。而天地间高速网络通信技术也被应用于航天员的日常生活,航天员可以在空间站上收发电子邮件,并与地面进行双向视频通话。得益于这些“以人为本”的设备与技术,航天员在“与世隔绝”的空间环境中也能尽可能地享有贴近于地面的生活方式。 摄影:白龙 舒适便捷的生活环境也能更好的支撑航天员实现常态化的太空长期驻留。在此前的载人航天一期和二期工程中,我国航天员在太空中驻留时长的最高纪录为33天。但到了空间站时代,我国将要实现航天员长期的不间断的在轨驻留。据载人航天办公室主任郝淳介绍,未来,6个月的驻留期将是航天员在轨驻留的常态。 摄影:白龙 从最多33天到至少六个月,这一太空生活记录飞跃的背后,是我国在多项空间站应用技术上取得的突破。 摄影:白龙 据航天科技集团五院空间站核心舱副总设计师柏林厚介绍,在此前的载人航天工程一期和二期中,由于航天员仅需实现中期在轨驻留,所以生存所必需的水和氧气都可由航天器直接带入太空。而到了空间站时代,这种方法难以为继,因为航天员需要在轨驻留至少六个月,无论是货运飞船还是空间站都没有足够的空间储存六个月以上的水和氧气,因此,立足于资源可再生的生命保障系统就是迈入空间站阶段必须攻克的技术难关。 而应用于中国空间站的可再生的生命保障系统,能将航天员呼出的水蒸气通过冷凝水的方式回收,还能将航天员排泄的尿液回收净化,重新作为饮用水和生活用水使用,或是通过电解制氧技术,将这些水制取为氧气,这样就大幅降低了对于氧气的补给需求。柏林厚介绍称,在中国空间站上,得益于这些资源循环利用技术,有超过一半的资源可以再生利用。而这些技术的应用,还能为未来载人深空探测和建立月球和火星基地提供技术储备。 在此次发射成功,取得空间站建设阶段“开门红”之后,按照空间站建造任务规划,今明两年我国将接续实施11次飞行任务,包括3次空间站舱段发射、4次货运飞船以及4次载人飞船发射,计划于2022年底完成空间站在轨建造。 摄影:白龙 此外,据载人航天办公室主任郝淳介绍,未来,一定会有国外的航天员参加中国的航天任务,在中国的空间站上进行工作和生活。我们和国外的航天机构进行交流时,他们也提出了很多希望。国外的很多航天员已经为参加中国的飞行任务开始学习中文。但中国空间站还处于建造阶段,我们会随着任务的进程来开展国外航天员的选拔和联合飞行的有关工作。 |